郭士强放弃孙铭徽选择高诗岩这件事,在篮球圈炸出了一片问号。
不少人直呼看不懂,明明孙铭徽在联赛里打得风生水起,怎么到了国家队大门前,反倒被一个常被喊“高铁”的球员替了下去?
其实答案,早就藏在几场比赛和一些细节里。
孙铭徽在CBA广厦队确实是核心人物,场均能交出18分5篮板10助攻的亮眼数据,突破、分球、掌控节奏都是一把好手。
可奇怪的是,这套本事到了国际赛场却像被什么捆住了手脚。
运球踉跄、传球犹豫,甚至出现过连续被对手生断的尴尬场面。
当年杜锋带队时,就曾因为他几次失误直接把他摁在板凳上。
那一刻孙铭徽的眼神里全是不甘和困惑,可比赛不相信情绪,结果就摆在那里——国际赛场和国内联赛,压根是两种比赛。
真正让教练组心里咯噔一下的,是去年世界杯输给德国后孙铭徽发的那条“莫问前程”。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话里有话,像是一句没明说的抱怨。
当时乔尔杰维奇是主教练,郭士强担任助教,这条动态他们都看到了。
队员公开表达对战术或用人不满,在任何集体项目中都是大忌。
国家队不是谁都能耍个性的地方,信任和默契,往往比个人能力更重要。
孙铭徽的脾气,在CBA也不是什么秘密。
广厦队比赛中,他曾因对换人安排不满,直接摊手不回防,用消极态度施压教练组。
王博站在场边,表情从严肃到无奈,最终只得妥协。
这种场面球迷看了都摇头,国家队怎么可能接受?
国际大赛每一回合都生死攸关,哪容得下情绪撒泼?
反观高诗岩,虽然进攻时灵时不灵、被戏称为“高铁”,可防守却是实打实的拼命三郎。
他不抢出手、不占球权,甘愿干那些不起眼的脏活累活。
本届亚洲杯对韩国,他全场只得两分,却拼到让对手只进三个三分球,正负值遥遥领先全队。
这种球员,就像球队的保险栓,不一定每场闪耀,但一定每场可靠。
郭士强选他,看中的不是星光,是实打实的赛场贡献和执行力。
男篮选人从来不是选最好的个人,而是找最对的那块拼图。
孙铭徽有能力,但国际赛场的强度、团队纪律性和情绪控制,都是他的拦路虎。
高诗岩没那么多光环,可他清楚自己的角色,愿意为球队注入了韧劲和防守。
郭士强做了这个决定,不是因为谁强谁弱,而是此时此刻,国家队更需要一个能咬牙干硬活的人。
孙铭徽还有机会回来吗?
篮球是圆的,没人敢说死。
但只要他能把状态稳住、把脾气收住,未来国家队的大门不会永远关上。
而现在,高诗岩已经用他的方式证明,自己配得上这份信任。
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,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。
杠杆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